各地房价是涨是跌尚在未定之天,但有一个地方却已初见分晓,那个地方不是温州,不是鄂尔多斯,不是榆林,而是沿海各地,北起渤海湾的大连、营口、秦皇岛,到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再到南方的惠州、三亚、北海,都进入“海景房泡沫”破灭的前夜。
多年来为地产商们追逐的海岸线,遍布密密麻麻的住宅楼,曾经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争先恐后,买下一套或者数套一年也住不上几天的海景房。如今这些动辄几千上万亩的大项目,夜幕降临时,只有一片没有灯光的建筑物,形如“鬼城”。当年热得烫手抢也抢不到的海景房,现在打折出售也是“有价无市”,威海银滩一带,2008年购入价50多万元的房子,现在出价20万元也乏人问津,“烂在手里”是许多购房人的共同绝望。
业内人士概括中国的海岸线开发乱象时,往往会指出三点原因:一是开发时机不对,过早透支了海岸线资源;第二是缺乏好的规划,开发商一哄而上,造成了破坏性开发;第三是没有一个核心产业支撑,没有健康的经济生态链,无法持续发展。也有计划,也有审批,但最后结果仍然是毁坏了宝贵的海岸生态,却没有建成预期的“旅游度假胜地”,只有成片水泥钢筋森林,在静谧的夜间凭借着几盏孤灯,形影相吊。
海岸线开发如何不合理,海景房泡沫有多大,不是这里关心的,值得探究的是,中国过去奉行“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之后,政府仍牢牢抓着行政审批不放,既有发改委,又有证监会,不要说重大项目必须批准,连一家小小企业上市也需要反复过堂才得以放行。据说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协调有序,其实无非换汤不换药的“计划”思路。
一切“计划”思路无非出于同一个信念,那就是政府一家做主,而不是由着市场主体自主,可以保证更高水准的整体合理性,所谓“协调发展”。可是无论海岸线开发的乱象,还是企业上市中成长性超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远走海外,而虚假包装的猖獗于国内,都证明最讲“计划”的政府最后带来的结果却是最没有计划的混乱。这又是什么道理?
说得大一点儿,所有相信政府可以实现最高合理性的人士,都是对人类理性的过度迷信者,总认为一小拨精英的思考能最好地实现合理的效果。哪知道哲学家早就证明,以人类理性之有限,与其将决定权交给一部分人——纵然他们够得上“精英”的称呼,也不如让所有个人自主决策,然后通过相互竞争,实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
说得小一点儿,所有迷信计划的人士同时也是相信政府能够完全出于公心,从长远的公共福祉用计划的方式落实下来,而不会像市场主体那样每人只从私利出发,不关心公共利益。可如今谁都知道,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群体,各个部门也是大小不等的利益群体,所以政府决策同普通市场主体基于私利做出的决策,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短期任期制的刺激下,官员要么抓紧出政绩,然后升迁,要么乏善可陈,眼睁睁看着下属变成上司。“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路易十四的至理名言折服了多少官员,抓住眼前机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最高策略。
所以,大自然多少年才能形成的海岸生态与我无关,多少渔民、农民、市民需要这条产业链与我无关,新兴旅游度假区需要怎样的整体开发和连续推进与我无关,甚至购房者包括投机者买了海景房还能看到多少值得一看的海景,以便将来脱手给接盘者都与我无关,唯一有关的是任期内海岸线和海景房能营造出多少政绩,如果不算寻租机会的话:当一个以公共利益承担者自诩的政府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个自利的个人或集团所组成的时候,无论精英,还是理性,还是计划,都是靠不住的,比普通市场主体更靠不住,因为有强制性行政权力的介入,其一意孤行是完全失控的。海岸线上的“海景房泡沫”证明了这一点,除了个别线路之外,几乎全网亏损的高铁证明了这一点,全世界最高水平的M2也证明了这一点,2013年以来被查处的“老虎”“苍蝇”更证明了这一点。
放在这个背景下,再去理解李克强总理所谓“凡是市场或社会能办的,就交给市场或社会来办”和国务院强力推动的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就不难明白其中的深意。政府和计划如同人类理性一样,是不完善的和有缺陷的,等待着无数个人的自发行动去弥补和纠错。
更多资讯阅读请关注北京办公装修东方华美